我在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1989) 一书中找到了以下陈述:
“......人脑中有大约一万个神经元:你只能将几百个晶体管装入一个头骨。”
这种说法今天仍然成立吗?谢谢。
我在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1989) 一书中找到了以下陈述:
“......人脑中有大约一万个神经元:你只能将几百个晶体管装入一个头骨。”
这种说法今天仍然成立吗?谢谢。
那时甚至都不是真的。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道金斯是生物学家而不是工程师的原因。:-)
今天的处理器在一个面积为几平方厘米、高度不到一毫米的芯片上封装了数十亿个晶体管。一个头骨可以容纳数百个,也许是 \$10^{12}\$ 晶体管。
即使您查看分立晶体管,也可以容纳数百个以上。我猜 SOT-23 早在 1989 年就已经存在了,然后你会得到 \$10^5\$-\$10^6\$ 的头骨。
编辑 (2011-06-13)
我拥有一本《自私的基因》,很好奇道金斯的想法,所以我研究了一下。她的更多内容来自那段:
生物计算机的基本单元,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在其内部工作中实际上与晶体管完全不同。当然,神经元相互通信的代码似乎有点像数字计算机的脉冲代码,但单个神经元是一个比晶体管复杂得多的数据处理单元。单个神经元可能有数万个,而不只是与其他组件的三个连接(原文如此)。神经元比晶体管慢,但它在小型化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是过去二十年主导电子行业的趋势。(自私的基因,第 49 页)
一定有人告诉道金斯晶体管有 3 个引脚 :-)。
无论如何,他不仅将神经元(或神经元,BE?)的数量与晶体管进行比较,还指出神经元要复杂得多,部分原因在于它有数千个连接。我的猜测是你需要 \$10^5\$ 到 \$10^6\$ 晶体管来模拟一个这样的神经元(也许作为模拟而不是数字计算机?)。这意味着塞满 GPU 的头骨仍然无法接近大脑的处理能力。
然后是所有这些连接的问题。它们是真正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大量的神经元。我们没有建立如此复杂系统的技术,而且 IMO 也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然后我什至不谈论动态这些联系的性质:他们可以重新安排自己,建立新的联系并破坏他人。
为了正确看待所有这些 AI 傻瓜,看看我们的视觉系统。在一秒钟内,我们可以处理 \$10^8\$ 像素的立体图像,创建场景的虚拟 3D 模型并详细识别对象。向右移动半米,您将添加大量新数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神经元在晶体管和电子设备上得分的地方在于它们与其他神经元建立的大量连接——平均为 7,000 个。
68K 恰好有 68,000 个晶体管,该芯片于 1979 年问世。您当然可以在与大脑相同的空间中安装几个 68K 裸片,从而超过“数百个”三个数量级,这本来是发表声明时已有 10 年历史的技术。也许如果您使用 TO-92 包,您可能无法获得其中的 1,000 个。
OTOH 应该指出的是,一个体面的单个神经元模型可能涉及多个晶体管。
这是一个错误的引用!自私的基因不是1989年写的,是1976年写的!
理查德·道金斯 1989 年出版的是这本书的第二版。事实上,第二版包括尾注,他在其中更新了有关晶体管的数据:
“...我对 [计算机] 的评论已经 [...] 过时了。[...] 今天可以装进头骨的晶体管等效物的数量必须达到数十亿。”。
道金斯在写晶体管之前就做好了功课,在引用他之前你没有做你的……